原標題:中國從裝結婚備製造業大國向強國挺進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卜衛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生產力得到釋放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逐步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借錢憑藉著成本優勢,中國的製造業迅速崛起。伴隨著工業體系與相關產業鏈的完備,中國正在從製造業的低端向高端延伸,作為製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裝備製造業在中國也正在走向成熟。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介紹說,裝備製造業是“生產機器的機器製造業”,為國民經濟進行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生產技術裝備,是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長灘島基礎。
  蘇波說:“我始終認為,裝備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裝備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莊臣的體現,因為高端裝備製造業或者裝備製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各行業以及國防建設提供一些戰略性的裝備,它也是促進整個國家的經濟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基礎性產業。”
  中國在1998年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2006年,國務院發出《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抗癌食物干意見》,指出振興裝備製造業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對於裝備製造業的重要性,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表示:“如果沒有現代化的、在世界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裝備製造業的支撐,它的農業、採礦業和各行各業都很難說在世界上是具有競爭力的,因為各行各業現代化的水平體現在它用什麼樣的工具,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生產,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說,國力的競爭是實體經濟的競爭,實體經濟的競爭最根本的體現在生產工具的裝備製造業的競爭。”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裝備製造業已形成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事實上,企業間,尤其是大型企業間的競爭不只是企業層面的競爭,也是國家整體工業製造實力的比拼。縱觀全球,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美國卡特彼勒、德國霍克蒂夫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上保持霸主地位,他們身後的國家無一不是裝備製造強國。
  美國底特律,世界汽車工業之都,匯聚著世界工業的尖端科技,當年,這裡誕生了世界第一條汽車生產流水線,福特公司的總部就在這裡。現在,由中國製造的先進的汽車衝壓生產線已在這裡安裝完畢,並於2012年5月投入使用,生產福特最暢銷的車型。然而,就在十多年前,中國生產汽車的主要裝備還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福特將新安裝的中國裝備與德國的設備進行對比測試後發現,中國設備生產的衝壓件比德國的質量要好,而且,這條生產線兩天就能完成德國生產線一個月的產量。中國製造的裝備得到了福特的認可,他們決定,再向中國增加一條生產線的訂單。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介紹說: “過去我們這塊兒不行啊,都是國外進口的,都買國外的(生產)線。”
  從2000年開始,汽車開始走進中國的千家萬戶,但因為生產汽車的裝備依賴進口,市場上的家用車不僅品種少,價格也高。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被稱為中國汽車工業裝備部的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在最花錢的衝壓設備上尋找突破口,功夫不負有心人,濟二集團研發的裝備獲得了市場的認可,董事長張志剛介紹說:“因為我們引進過美國的技術,按照很多企業傳統的習慣會說我們是美國的技術,很關鍵的回答,這是我們濟二的技術,代表了什麼:你對你技術的信心,我不需要依靠任何國家的技術,他們的技術優點我都集成了,形成了我們濟二的技術。”
  在十幾年的時間里,這家中國企業每年在科技創新上的投入一直保持在企業總收入的6%以上,大大超過了中國平均1.9%的水平。不斷的創新設計和製造,改變了世界汽車衝壓設備市場的格局,國內85%的汽車企業用上了中國製造的衝壓生產線,使得汽車製造的成本大為降低,讓轎車至少提前三年大規模進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屈賢明表示:“現在,我們有很多行業,很多的產品、技術與國外(高端)很接近了,(國外企業)把技術賣個中國,中國人製造能力很強,勞動力成本低,又有大的市場,可以大批量生產,幾個因素一疊加成本就下去了。”
  在一條全球日產量最大的小型斷路器生產線上,近80名個人要在一天的時間里製作出三萬個產品,這其中,效率最為關鍵。每4個水平相當的工人被分成一組,以便能實現流水線作業。一個小型斷路器需要28個元器件,每人負責安裝7個,這是他們在生產中摸索出的最有效率的人員配置。這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產品,也是中國製造的主要特征。隨著西方發達國家把大批勞動密集型的製造產業向中國轉移,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世界工廠。曾幾何時,提起中國製造,人們想起的都是斷路器、襯衫、皮鞋等處在產業鏈低端的產品,而實際上,中國製造也已經開始向產業鏈的中高端挺進。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裝備製造業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而且突破了眾多技術的難關,從2009年開始,中國裝備製造總產值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的製造業大國,並占據著不少的國際市場,但中國還遠遠不是裝備製造強國。目前,中國機械製造需要的核心零部件仍然主要依賴從外國進口。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表示:“根據前兩年發表的數據,我們出口(數控)機床(價值)大概12個億左右,進口(數控)機床70個億左右,大概是一比六,說明什麼問題,就是高端的、複雜的機床還是進口。”
  在柳百成看來,除了高端的數控機床,中國的裝備製造業還有不少軟肋,有一個困擾中國多年的隱痛——關鍵零部件一直受制於人。
  柳百成說:“我們國家馬上要投入國產大型客機,叫C919,座位大概在180到200座,是窄體不是寬體,計劃於2015年試飛,但是,全部的發動機需要進口。我舉這個例子要說明,我們高端的裝備核心技術沒掌握。”
  那麼,達到什麼標準才算是真正的裝備製造強國呢?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給出了他的答案:“我想有三個標誌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製造業強國,第一,掌握核心技術,特別是一些關鍵技術能夠在世界同行之間起到引領、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的作用;第二,有一批在國際上能夠叫得響的裝備製造跨國公司,我們一提起來GE,那很強,要有中國的GE;第三,在國際裝備市場上,我們應該占有一席之地。我想這三個標誌如果做到了,我們就成為了一個製造業的強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20faykw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